2023年4月30日,国际红十字会发布阿富汗洪涝灾害总结报告,报告介绍了2022年7月国际红十字会、阿富汗国家灾害管理局(ANDMA)、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等机构参与灾害救助的过程。
一、基本信息
2022年7月至8月期间,阿富汗的非季节性降雨引发洪涝灾害,13个省(加兹尼省、坎大哈省、库纳尔省、洛加尔省、拉格曼省、迈丹省、楠格哈尔省、努里斯坦省、帕克蒂亚省、帕尔万省、瓦尔达克省、乌罗兹甘省和扎布尔省)受灾严重。洪水共造成156人死亡、124人受伤。受灾人口近25万人,超过1.6万所房屋被毁。
二、组织实施
一是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建设。救助工作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进行统筹协调,成立专项工作组为受灾人群提供援助。二是加快需求评估,明确工作重心。通过对受灾人群进行需求快速评估,救助工作需聚焦在食品和家庭用品、健康和医疗援助、修缮房屋、贷款等金融服务、现金援助和生计恢复。三是加强组织实施,多措并举,确保资金落到实处。救灾应急资金行动小组为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省、乌罗兹甘省和扎布尔省,中部地区的洛加尔省、迈丹瓦尔达克省和帕尔万省,东部地区的拉格曼省和楠格哈尔省等地区的受灾家庭提供了现金援助。救助工作组还为洛加尔省、拉格曼省、楠格哈尔省和迈丹瓦尔达克省的受灾人群分发卫生包,保障受灾人群健康、预防疾病,及时部署流动医疗队等。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体系建设。二是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性,具体包括签署捐赠协议、派出专项审计人员监测资金分配和进行财务报告编制等,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三是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四是重视沟通工作,经营好社交媒体,做好与民众的沟通工作。五是安全保障工作,在灾区工作需做好突发安全事件的预案编制工作,为救助工作组提供安全指导,必要时与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六是做好经验总结和监测评估。七是充分合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收集需求信息,增强分析研判能力,提高物资和资金的发放效率。八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关注受助人群的满意度,在合理范围内不断完善工作方式。
四、经验总结
一是要加强机构间协同,强化协调机制建设。二是加强工作严谨性,尤其是在物资发放时,受助人群的身份证信息要和提交的信息保持一致,避免与当地受助人群发生纠纷。三是完成评估和物资发放后,应及时和上级汇报。四是明确物资与资金发放标准。发放标准制定工作需在发放工作前完成。五是加强物资发放的监测监督工作,尽最大可能收集意见,进一步提高受助人群的满意度。六是完善物资发放管理制度,优化发放流程,避免受助人群等待时间过长。
摘要编辑:钟德平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