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张晓宁出席结业典礼,并向来自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老挝、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1个国家的49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张晓宁发表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热烈祝贺两期研修班圆满结业,感谢各国学员对研修班的理解、包容和配合,高度评价各国学员的修养品行、知识专业和情怀风采;感谢敬业、专业和热情的志愿者,点赞他们表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感谢支持保障研修班的合作单位,为全程活动提供了良好工作生活条件,展现了规范的专业和文化场景,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研修视角和内容。
张晓宁全面回顾14天来研修班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领域开展的各项活动,积极评价各国学员克服语言与文化差异,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凝聚共识,在生活中相互理解融合,在相处中缔结友谊,充分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有效推动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走深走实。
张晓宁表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不断发生等风险严峻复杂,国际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协作,呼吁各方筑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遵循,持续深化“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携手保障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福各国人民,助推各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白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监测和预防局副局长谢夫恰科、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区域经济分析处处长普尔博分别代表两期研修班学员发言,衷心感谢张晓宁主任带领中方同事为本次研修班所做的精心安排,积极评价中方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热情的待客之道。
学员通过各项研修活动,深入了解了中国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理念和良好实践,有效加深了各方对防范化解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的认识理解;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对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了直观全面了解,全体学员对此深感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