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果分享>专家视点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研究人员称:非洲热浪比40年前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发布日期: 2025-08-28来源: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字体: 打印 关闭本页

     

  热浪,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异常高温天气现象,会影响鸡蛋价格、能源消费支出,甚至交通运输。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热浪变得愈发常见。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人员指出,如今非洲各地的热浪,比40年前的强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发生频率更高,主要原因是燃化石燃料增加了温室气体和黑碳排放。了解热浪的成因影响,有助于非洲国家对热浪进行预测并采取气候适应措施。 

  “提高对热浪的认知对于挽救人类生命至关重要,” UIC文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气候研究实验室负责人阿金托米德阿福拉扬阿金萨诺拉(Akintomide Afolayan Akinsanola)说。“非洲是一个发展中大陆,气候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相对薄弱,热浪可能给非洲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在全球已然变暖的背景下,非洲面对热浪显得尤为脆弱。2024年4月,西非马里卡伊城气温一度超过119华氏度(约48.3摄氏度)。热浪会破坏生态系统、降低农业产量,并给能源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婴儿、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疾病的影响美国每年5,600 人此类疾病死亡。部分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尼日利亚每年因高温疾病死亡导致的人数可能会增至23,000人,甚至高达43,000人。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算力基础设施不足、数据资源匮乏,尚未开展对非洲及其次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研究。填补这知识空白,不仅能为这些地区的居民提供保护,还有助于预测全球范围内类似的气候情景。 

  阿金萨诺拉及其团队研究了1950-1979年和1985-2014 年两个时期内非洲热浪的强度、频率与持续时间。研究人员利用大集合计算机模型,甄别出导致日间热浪、夜间热浪和复合型热浪的各类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气溶胶排放等人为因素,还有自然变率。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个时期的热浪情况存在显著差异。1950-1979年期间,热浪强度较弱、发生频率较低,大约每3至8年出现一次。这时期内,约 80% 的热浪活动可归因于自然因素,研究人员还特别指出硫酸盐气溶胶的降温作用硫酸盐气溶胶是由火山喷发自然产生或化石燃料燃烧人为产生的大气硫颗粒,能使云层将更多阳光反射回太空,从而起到降温效果。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985-2014年期间,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或多次热浪,且持续时间最长可达前一时期的三倍。这些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例如温室气体和黑碳排放量的增加。在这时期,研究人员认为仅30%的热浪活动与自然因素有关。 

  团队还发现,热浪频率与近地表气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两者受大气环流、地表能量等共同变量影响所致。 

  “令我惊讶的是,这些变化在非洲次区域都存在,而非仅出现在某个孤立地区,”阿金萨诺拉实验室的博士生、研究第一作者维沙尔鲍德(Vishal Bobde) 

  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帮助政策制定者、科学家、政府官员非洲社区制定有效的热浪缓解与气候适应策略,例如加强预警系统、提高对高温风险的认知水平等。 

  “热浪的影响范围广泛,从生产力到粮食短缺,再到能源问题,无所不在,”同时在阿贡国家实验室环境科学室任职的阿金萨诺拉指出,“要知道,非洲人口已接近20亿。热浪可能引发干旱、推动人口迁移并诱发冲突,进而影响地区、非洲大陆乃至全球的稳定。” 

  研究人员的未来研究计划:如果全球能切实履行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预计未来的热浪情况将如何变化。 

  “尽管非洲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但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各地的热浪现象。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大力减少排放并建设气候适应能力,”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UIC阿金萨诺拉实验室的博士生凯约德阿耶格布西(Kayode Ayegbusi)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