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塔姆”4月17日袭击新西兰,数千人被断电,很多社区再次被淹。当新西兰人忙着清理气旋留下的残局时,寻求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成为共识。
完成清理工作并初步实现灾后恢复后,精心的规划必不可少。
研究表明,灾难发生后,社区往往要求看到果断且看得见的行动。但这些反应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当重大天气事件推动长期政策决策时,我们有可能实施看似具有保护作用但实际上会增加未来灾害风险或导致有限资源错配的变革。
新西兰需要的并非是仓促的应对措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即在下一场风暴来袭之前为社区做好准备。风险评估与气候适应规划相结合,是逐步增强抗灾韧性的可行之路。
提前规划多种方案
好消息是,新西兰许多地方议会已推进这项工作,全国各地的社区也将陆续收到气候风险评估报告。这些报告不是只显示危险区的技术文件,而是将权力交到社区手中的工具。
能够得知哪些街区、道路和基础设施可能面临风险的信息,社区就可优先考虑保护性投资、在必要时调整建筑规范,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规划不同的未来。这种认知带来的是选择而非恐惧。
风险评估仅仅是第一步。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气候适应计划才是接下来要做的。新西兰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确认存在差距,得出的结论是:
新西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不够迅速。
对于那些饱受“降雨焦虑”困扰的新西兰人来说,仅仅指出危险而没有提出应对之策是远远不够的。气候适应规划因此变得至关重要。
气候适应规划并非意味着明天就要放弃沿海城镇,或者今天就要投入数十亿资金修建海堤。规划是如果或者当大自然迫使我们采取行动时,准备好A、B、C三种应对方案。与其要求立即采取可能代价高昂的行动,气候适性规划提供了一幅包含多种途径的路线图,可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调整。这才是我们管理复杂风险的最好方式。
我们可将其理解为设置紧急警报线:当水位达到特定水平或者遭遇特定频率的风暴时,我们就已知晓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这种方法既承认气候变化的深度不确定性,也让社区清楚地了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重要的是,在每个决策点都纳入社区咨询环节,确保解决方案能够反映当地的价值观和优先事项。
成功案例
新西兰有好几个社区在实践中示范这种做法。基督城最近批准一项针对利特尔顿港的气候适应战略,基于触发点而非固定的时间表制定的明确路径。
在南邓迪恩市,半数建筑物目前面临洪水风险,预计这种风险在未来几十年会加剧。市议会将风险评估与未来七种气候适应方案相结合,内容包括从现状到大规模撤离等。他们没有强制推行解决方案,而是询问居民希望社区变成什么样。
同样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布勒区议会已制定总体规划,其中包括未来可能对西港进行部分地段的搬迁。这个规划很有才略,承认现实情况,而不是依赖虚假的安全感。
安心现状比气候适应更安全
这些方法并非毫无争议。在布勒最近举行的公开会议上,一些居民表达了对房产价值和社区干扰的合理担忧,反映了那些家庭受到影响的人们在情感和经济上面临的真实风险。
一种选择是维持现状,意味着洪水受害者只能选择将保险赔偿金投资到他们喜欢的领域。前提是假设可获得保险金,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因为保险公司正在加速从气候脆弱的房地产业业撤资。
地方议在气候适应规划的最前沿工作,人们却要求在没有中央政府的充分支持下做出变革性决策。一份近期的议会选举委员会报告,尽管承认存在重大风险,却未能明确谁应该为适应措施买单。
议会回避棘手问题,将难题束之高阁,而像南邓迪恩和西波特这样的社区正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
地方议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模糊的指导方针。关于资金责任、立法权力和技术支持,他们需要明确的方向。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即使是最详细的风险评估也会沦为记录脆弱性而非建设抗灾韧性的实践。
与其要求短期解决方案,居民更期盼议会有应对诸多挑战的能力。最好的气候备灾不是精准预测2100年会发生什么或避免什么灾难,而是建设更有韧性、更有凝聚力的社区,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