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相关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正从多维度对职业安全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会提升已知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发生频率、扩大其影响范围并加剧危害程度,直接导致职业相关发病率、死亡率及伤害事件的上升;更会通过已知危害与环境条件变化的相互作用,催生出全新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这种影响覆盖众多工业部门,其中户外工作者是最直接的受冲击群体,农业、渔业、林业等行业从业者首当其冲。
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有:
高温。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温度上升、极端高温事件增加 或炎热季节的变化和延长,这会增加工人疾病和死亡、工业设施运行安全、工人行为安全、个体防护以及职业健康等方 面风险。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会导致“臭氧季节”延长和 PM 2.5 颗粒物增加,引发工人健康问题并会增加户外工作者的健康 安全风险。
极端天气。风暴、干旱、热浪、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增加 会显著加大户外工作者和应急响应人员安全风险;气候变化还会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会增加户外工人(例如建筑工人、 渔民或农民等)健康风险。
新兴产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 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和职业危害,如废物利用和回收带来 急性伤害、重金属暴露等安全风险;太阳能、风能、生物燃 料等新能源在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都产生带来新 的安全风险,例如在偏远地区、极端天气条件下工作或在海上工作(例如在海上风电场)会增加安全风险。
过敏原。气候变化使环境更加温暖,这会导致产生过敏 原(例如真菌孢子、植物花粉和霉菌),易让建筑、园林绿化、林业、灌木丛清洁、土地测量、农业、油田和公用事业工作、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林火消防员等领域的工作人员感染 过敏性疾病。
新的建筑技术与环境。为应对气候变化,建筑物在能源 效率、结构完整性、循环经济等方面应用新标准,会使建筑和园林绿化工人面临新技术和新型环境(例如隔热技术、冷却装置、绿色屋)带来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针对上述多元风险,欧盟已构建起多维度的应对策略体系。在政策层面,欧盟通过一系列举措筑牢职业安全健康防线:
制定并完善劳工标准与建筑技术标准,从制度源头明确风险防控要求;
强化社会保护力度,支持经济结构向不易受高温应激等气候风险影响的方向转型,为劳动者提供更安全的就业岗位选择;
建立极端天气等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提升风险预判与应对的及时性;
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与专业培训,着力提高雇主及安全生产专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五是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企业主动优化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依托安全监察等监管手段,强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相关法规。
在此基础上,欧盟还将进一步推动企业从技术升级、组织管理优化、个人防护强化等多个维度,构建全方位的气候变化相关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控制体系,为劳动者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