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至19日,南非卡普里科恩区市政当局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城市风险知情发展规划与创建韧性城市2030》研讨会。会议由卡普里科恩市政当局、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有限公司(GIZ)以及联合国减灾办非洲区域办事处联合举办。研讨会是GIZ《建设韧性非洲倡议》项目框架的活动。
卡普里科恩位于南非林波波省,面临多种灾害风险,包括洪水、干旱、野火和热浪等。这使得制定抗灾韧性规划不仅具有相关性,更具重要性。通过参与式的实践方法,政府官员和当地利益攸官方共同提升自身能力,同时确定减少灾害风险的优先行动方案。
为帮助利益攸关方了解相关情况并制定行动计划,着重向他们介绍减少灾害风险框架。这包括强调需采用多灾种、多部门的方法来管理灾害风险的《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以及《创建韧性城市2030》倡议,特别是创建韧性城市的十大要素。这些信息为当地的抗灾韧性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与会人员学习如何使用 “城市抗灾韧性积分卡”,一款用来衡量城市关键部门抗灾韧性的诊断工具。利益攸官方共同审查了卡普里科恩的韧性表现,确认市区的优势、不足和改进机遇。此次评估为制定战略规划、资源优先排序以及将来为建设抗灾韧性投资提供了基准。
“抗灾韧性并非可有可无,是必不可少。通过坦诚的反思和积极的协作,我们建设包容且具有适应能力的社区,与《仙台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市议员佩梅·乔苏夫说。
评估结果显示,虽然卡普里科恩已建立抗灾韧性的基础系统,但仍有巨大的差距需要弥补。这些差距包括:需要在空间规划中更好地整合减少灾害风险措施、建立更完善的韧性投资机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还需与风险社区开展更具包容性的交流互动。
“这些真实的分数,激励我们在最重要的地方优先采取行动。这是系统的实践,可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地区的长期抗灾韧性奠定基础,” 卡普里科恩市政社区服务机构的执行经理姆菲赫·马查巴先生如是说。
本次研讨会重点强调的是包容性风险知情规划、将灾害风险管理纳入绩效管理和利用当地知识保护风险社区。最终目标是确保当地战略与国家政策和国际框架保持一致,如《仙台框架》、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以及南非灾害风险管理法规等。
“这个评分卡不仅是技术工具,还是每座城市了解自身现状、明确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手段,”联合国减灾办项目管理助理官员卡罗琳·门吉奇说。
研讨会最后一天的议程,是根据城市的现状、风险及机构能力,为卡普里科恩定制减少灾害风险行动计划草案。基于评分卡的评估结果,与会者在多个领域确定了优先行动计划,包括协调、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信息管理和沟通等。重点是确保这些行动切实可行、具有包容性并由当地主导。普遍共识是有效实施这些行动需分阶段进行,从获得快速成功和能力建设措施入手,随后则是更为耗时费力的结构性干预措施。与会者还认识到,持续进展取决于多利益攸官方的良好协调,包括政府部门、地方市政当局、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技术合作伙伴。卡普里科恩的经验表明,由当地主导、全球层面的抗灾韧性建设可为南非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政当局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