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果分享>最佳实践

工业反哺绿色产业 探索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包头市石宝铁矿集团绿色转型实践

发布日期: 2025-07-03来源:石宝铁矿 【字体: 打印 关闭本页

  引言:从矿区到景区的蜕变

  六月的达茂草原,绿意盎然。驱车驶入套马沟景区,昔日的贫瘠村落已化身为游人如织的繁华旅游景区——小溪潺潺的街心公园、错落有致的田园民宿,与远处矗立的高塔相映成趣。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包头市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石宝铁矿”)历时十余年的"工业反哺生态"转型探索。
  ——企业概况
  石宝铁矿成立于1987年,现已发展成为以铁矿采选为主业,配套机械加工铸造,集草原休闲旅游、现代观光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2020年被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是达茂旗的经济支柱企业,包钢重要的铁精矿原料供应基地,助力地方政府引领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典范。企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建设,铁矿主业已形成年采矿200万吨,年产铁精矿100万吨,年产铸件8000吨的生产规模。企业现有总资产35亿元,员工1200多名,累计上缴税费40多亿元;累计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周边农牧民劳动力6500多人次;每年为周边农牧民6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累计发放659万元;专门成立了“自强博爱救助基金”,累计投入地方医疗、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资金1.33亿多元,为地方教育、医疗、扶贫等社会贫困人群实施救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以矿业绿色开发为基础,石宝铁矿近年来投资近10亿元建设了丰域农牧业科技公司套马沟田园综合体和诗画草原旅游公司、红格尔敖包旅游景区绿色产业项目,实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土地流转保底金+分红+打工收益”的模式,有效帮扶农牧民多渠道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工业反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先后被授予中国诚信企业、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自治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包头市非公有制经济纳税先进企业等各项荣誉100余项。
  ——清洁高效生产
  石宝铁矿先后投入3亿多元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建设了新型节能选矿车间、高压辊磨细破碎车间、标准化新尾矿库,淘汰拆除了10座高耗能、低产能选矿车间,实现选矿集约、节约化生产。矿山贫化率和损失率分别保持在1.99%和1.46%左右,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矿坑涌水利用率及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8.54%、70.65%、85%、96%和30%以上。
  ——科技创新
  累计投资4700多万元,提高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实现能耗降低和效率提升。完成多项科研技改项目,实现无人值守过磅、智能办公、ERP控制、智能装运、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等,企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获得38项实用新型技术发明专利,2018年通过国家“四标一体”认证,同年被内蒙古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节能减排
  石宝铁矿选矿采用单一湿式磁选工艺,选矿过程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选矿废水全部重复利用,生活污水达标处置,矿坑涌水全部利用,实现零排放。采矿开采排弃的废石、破碎抛尾的废石、选厂产生的尾矿砂等生产固废处置率达到100%。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的区域,采取封闭、防风墙、脉冲袋式除尘、湿式水雾除尘、喷洒抑尘液等措施防尘抑尘,确保矿区环境卫生整洁,并专门委托第三方,使用专业检测设备定期对废水、噪声、粉尘等污染源污染物进行监测记录。
  ——地质环境治理与复垦绿化
  石宝铁矿主动对标国家绿色矿山建设有关要求,编制了《包头市达茂旗石宝三合明铁矿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矿山开采与环境治理,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地质环境治理费用1.25亿元,近5年完成治理面积达到470公顷。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方案要求,石宝铁矿大力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环境美化、亮化工作。累计投入绿化种植资金4100万元,种植各类树木24万株,绿化种植面积近4652亩,其中植树、种草绿化面积约3100亩,对破坏土地复垦面积为1400亩,不易绿化区域铺设碎石覆盖150亩,矿区可绿化区域基本全部修复治理。矿区道路两侧、部分工业场地全部用草坪砖铺设硬化、亮化,总面积达10万㎡。
  ——排土场治理
  对排土场的到界边坡及安全平台平整、覆土,总治理面积约590亩。坡面全部用草绳网格护坡治理,总治理面积402亩,覆土、护坡,全部种草绿化,治理效果明显,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具有明显的景观效果。
  ——地质灾害防治
  对采矿场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域边坡采取回填垫坡、削坡整形、倒排清除危岩、喷浆护坡、边坡设置框格护坡、边坡挂网喷播绿化、覆土及恢复植被等方式进行专项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绿化美化环境。
 
  ——尾矿库修复治理
  石宝铁矿对闭库尾矿库采用乔、灌、草立体绿化种植全面覆盖的方式种植毛叶苕子豆科草本植物,对库区进行网围栏封闭,利用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性水进行灌溉,全面推进绿化工作。当前库区种植毛叶苕子、沙打旺、紫花苜蓿等作物,长势良好库区内建有日光温室大棚6座,种植黄瓜、西红柿、沙葱等10余种瓜果蔬菜,每年为职工发放蔬菜,适时为职工食堂提供绿色蔬菜。利用种植的柠条、树木,发展林下立体养鸡项目,共养鸡3000余只。尾矿治理成功实现了夏季摘菜、秋季打草、冬春季节防风固沙的生态治理与种养殖生产良性循环,为企业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018年7月,包头市在石宝铁矿召开绿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场会,专门推广此项成功经验。
 
  ——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绿色产业,生态先行。石宝铁矿在成功创建国家绿色矿山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产业”的战略规划,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实际,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和“全域旅游”号召,逐步延伸发展出以扶贫为目标的农牧业、文旅业两大绿色产业。
  丰域科技公司套马沟田园综合体以发展现代观光农牧业为主,围绕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中小学研学,农耕文化游等新型文旅业态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共占地12500亩,拥有8个养殖基地、优质天然牧场10万余亩、大型牲畜屠宰加工车间1座。以帮扶带动套马沟村民和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为初心,流转了周边村土地16350亩,让周边苦于劳作收入微薄的农民从传统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流转了土地的村民增加了土地流转费和工资两项稳定收入,收入较以前有了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包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包头市旅游产业扶贫基地”、“自治区美丽乡村示范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单位”、“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景区日可接待2500人就餐,1000人住宿,1000人会议培训活动,解决周边400多名农牧民就业。
  诗画草原旅游景区于2017年5月开始运营,建有330顶大小不同的蒙古包,日均可接待1000余人次的游客食宿,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当前重点以原生态草原景观为依托,全力打造集民族特色餐饮、草原休闲度假、牧民生活体验及政务培训、企业拓展、研学旅行等文旅产业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红格尔敖包旅游景区是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的核心区,依托草原观光、祭祀、实景演出和民族手工艺品展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内蒙古草原旅游的首选胜地。
  ——结语
  石宝铁矿以矿业绿色发展为基础,以现代观光农牧业、草原休闲旅游业为绿色产业发展突破口,通过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提升了矿业竞争力,还探索出"矿业开发-生态修复-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也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绿色发展底色上的一张亮丽名片,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