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当地牧民/shaRED
位于蒙古西部的扎布汗省气候很极端。该地区冬季气温已降至-32°C,一些地区的最低气温记录为-56°C。相比之下,夏季平均气温达到21°C及以上。
然而,加速恶化的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情况更加严重。1940年至2021年期间,年平均气温上升2.4至3.1°C,而降水量下降-15.4至-1.1毫米。
气候变化也使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发生频率更高,规模更大。灾害包括干旱、暴风雪、沙尘暴,还有洪水。
与此同时,畜群数量的增加也造成过度放牧,进而导致牲畜质量和生产力的下降。在过去20年里,扎布汗省的畜群数量激增1.9倍,而牧场退化率却达到惊人的50.8%。
过度放牧、干旱和暴风雪的累积效应加剧了牧民的脆弱性,特别是来自牲畜数量有限的家庭、小家庭和女性主导家庭的牧民,对他们的生计构成了重大威胁。
每年,来自扎布汗省车臣-乌拉乡(Tsetsen-Uul soum:一个副省级行政单位)的约50户家庭带着六七万头牲畜走上迁徙之路,寻找更适宜放牧的草原,直到春天才返回家园。这种迁移变得越来越频繁,主要是由干旱、暴风雪和牧草短缺等自然灾害造成的。
牧民迁徙使用传统的运输工具骆驼,穿越大约25公里的沙漠地带,沿着洪河向北延伸到扎布汗省的乌尔加马尔乡。
这些牧民的代表之一是小措格佐尔(Tsogzol J.),来自车臣-乌拉乡的桑金·达赖·巴格(BaghSangin Dalai Bagh)村。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把这个地方称为家,从小就住在这里。
小措格佐尔:“近年来,我们目睹了天气的快速变化。冬天变得更冷了,就寒冷而言,现在春天冷得跟冬天一样。”
“今年,严酷的寒冬天气迫使牧民进行沙漠迁徙。迁徙给牧民带来巨大挑战,因为没有车辆,唯一的选择是用传统的骆驼运输,需要与牲畜一起快速穿过沙漠地带。”
“强壮的牲畜可以在一天内穿越沙漠,而那些体弱的牲畜可能需要两天。如果无法穿越沙漠,牧民可以选择踏上长达一个月的迁徙之旅,寻找更合适的牧场。以女性为户主的牧民家庭尤其脆弱。”
“一般来说,牧民的生活很艰苦,我们的生活都围绕着牲畜。2018年严冬,我和丈夫进行了一次沙漠迁徙。”
“我们遇到很多挑战,我们两人都必须把该干的事做好,如把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开,轮流生火,在寒冷的冬夜给动物保暖。当我们到达奥托尔(Otor)迁徙地时,他用车罩和几根棍子搭起一个临时住所。不幸的是,一些动物在回家取暖时,不小心被压死了。”
“那年我们有500头牲畜,我们不得不遗弃其中的200头。后来,我丈夫去世了,留下我独自照看牲畜。在此期间,我女儿上学,儿子在乌兰巴托工作。考虑到我独自一人放牧的艰辛,儿子决定回家和我一起生活。我努力向他传授放牧技巧,强调在风调雨顺的天气里放牧的乐趣。我坚信,在愉快的环境下放牧比忍受严酷的冬季要好得多。”
研究表明,在过去70年里,12次大暴风雪使蒙古损失4,000-5,000万头牲畜。暴风雪的有害影响对牧民家庭的生计和福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暴风雪之后的几个月里,社区面临着收入减少、粮食短缺、疾病增加和儿童辍学率上升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在联合国开发署的支持下,由绿色气候基金资助、由蒙古政府实施的“提高蒙古农村社区适应能力和风险管理”项目(简称ADAPT)正在蒙古的扎布汗省、东方省、苏赫巴托省和科布多省实施。
项目支持蒙古政府加强编制季节性和长期气候变化预测能力,使其通过改善气候韧性规划和备灾所需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突破短期应急措施。随着数据和预测能力的提升,政府能够制定灾情影响评估、降低风险和应对方案,以做出可靠和明智的决策,满足牧民需求。
此外,项目还协助地方政府确定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备灾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更好地利用气候数据和气候分析、未来气候预测,实施有当地社区团队参与的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措施。
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措施是专为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而设计。这些措施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提高牧民应对气候相关挑战的韧性和备灾能力。反之,又降低了牧民面临灾害风险的脆弱性。
项目的主要成果:提高牧民实施这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将其作为改善生计的可持续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