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缺口掩盖了2023年灾害对人类的真实影响,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世界上最大的再保险公司,发布了2023年全球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为2,50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新西兰或葡萄牙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2023年的经济损失虽然略低于当初对2022年的估值2,700亿美元,但别高兴太早。
理解数据缺口
这些估值只部分反映了灾害对人类生命和经济、发展及社会影响造成的真实损失。
灾害导致的许多影响根本没有包括在内,例如缓慢发生的小规模灾害事件造成的影响,供应链中断造成的连锁反应,生产力下降造成的损失,身心健康受损和中断学业的持久影响。所有这些都是灾害导致的无形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公司对经济损失的估值。
根据报告,2023年全年的灾害导致74,000人死亡,远高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预算的平均每五年有10,000人因灾死亡(通过仙台框架监测收集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2年平均与灾害相关的死亡率每年约为42,000人)。在这些死亡人群中,约63,000人是由土耳其、叙利亚、阿富汗和摩洛哥发生的大地震造成的。
对经济成本和生命损失影响最大的事件是2月份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系列地震,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计算结果是造成500亿美元(其中投保55亿美元)的损失,约58,000人丧生。
然而,2023年的大部分经济损失是因重大天气事件造成的。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盘点统计,与灾害相关的经济损失占总损失额的76%。
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是北美,占全球总损失额的40%,损失为1,600亿美元(其中投保1,000亿美元)。富裕国家通常遭受因灾导致的经济损失最大,因为这些国家拥有更多值得投保的高价值资产,而贫穷国家相对于总体财富来说,无法承担不成比例的投保经济负担。
虽然高收入国家的绝对美元价值损失更大,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经济损失的份额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仙台框架监测(2015-2022)报告的国家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占全球GDP的0.37%。在人员失踪和死亡方面,贫穷国家也遭受了最大的损失。
乌云密布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报告显示,发生在太平洋的风暴是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最昂贵灾害。
台风“杜苏芮”于7月在中国大陆福建省晋江市登陆,造成的损失为250亿美元(其中投保20亿美元)。10月,飓风“奥蒂斯”袭击墨西哥度假胜地阿卡普尔科,估计造成的损失达120亿美元(其中投保40亿美元)。
在美国,中西部(3月)和德克萨斯州(6月)的雷暴是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总损失为170亿美元(其中投保120亿美元)。
欧洲的雷暴也造成重大损失,包括在意大利北部降下葡萄柚大小的冰雹风暴,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其他地方的风暴也造成了广泛的损失,包括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热带风暴贾斯帕和莫桑比克的气旋弗雷迪。
然而,随着未投保损失与投保损失比例的增加,这些风暴的损失成本变得不那么精确。即使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发生风暴的国家,对灾害造成损失有着足够多的统计,但美国的成本估值也没有包括昂贵、长期的影响,如关键自然资源的环境退化、医疗保健成本,或因供应链或业务中断产生的连锁影响。
考虑到缺乏持续可用的数据,许多损失无法准确衡量,这些金额总数应该是对实际损失的保守估值。与所有自然灾害一样,风暴数据在识别模式、趋势和人类影响时也面临挑战。全球风暴数据的复杂性包括历史记录的空白,不同时期和世界各地不同的记录和报告方法,以及导致风暴形成的各种变量。
洪水泛滥
计算往往偏向于保险损失:保险公司有关于客户投保资产的全面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损失估值的基础。当涉及到评估未投保损失的价值时,数据更加不完整,因此估值不太确定。
同样,那些保险覆盖面更广的国家和地区有更多关于被保险资产的可靠数据,因此总体估值更可靠。
还有一种倾向是,大事件被广泛报道,小灾害事件虽然很少被报道,但会累积出重大损失。
数据不仅仅由保险公司收集。市政当局、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收集有关灾害损失的信息。
然而,这些数据往往不具有可比性,并且可能反映出由于收集方式和目的而产生的固有偏见。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记录较多的受害者人数可能会影响分配的援助数额;或者相反,较少的受害者可以免除当局的责任。
总而言之,记录、报告和汇编灾害影响记录的复杂性常常导致数据集支离破碎、脱节或不完整,特别是在覆盖全球的数据库中。
灾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CRED)的国际灾害数据库(EM-DAT)是关于灾害损失的最全面的公共数据集之一,该数据库发现了数据的重大缺口,特别是在经济损失方面。一项对该数据库的分析发现,1990年至2022年期间自然灾害影响数据缺失的比例在重建成本方面为96%,在总估计损失方面为42%。
不考虑缺失的数据会给分析带来重大偏差,并可能导致减少灾害风险政策和实践的错误信息。最终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5月和8月,欧洲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风暴带来暴雨和大范围洪水。9月,一场类似热带气旋的飓风“丹尼尔”袭击地中海,在希腊和邻国引发洪水。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报告计算,这些洪水总共给欧洲造成17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投保20亿美元)。
飓风“丹尼尔”还在利比亚登陆,冲毁德尔纳市的水坝,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而下落不明的人数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其中许多人可能已经被冲进大海。
在非洲南部,持续5周的飓风弗雷迪在马达加斯加登陆,并两次袭击莫桑比克。弗雷迪是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飓风。莫桑比克和周边地区有超过1,400人死于这场风暴和随后发生的洪水。
12月中旬,热带风暴“贾斯珀”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引发严重洪灾,仅一天降雨量就达到800毫米,相当于德国的年平均降雨量,许多河流决堤。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无论是在传统的洪涝区,还是在新区,洪水的风险都在增加。某些类型的洪水,如山洪和冰湖溃决,正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备灾和降低风险,更好的分类数据至关重要。
虽然某些地区某类洪水留有历史数据,但这些记录往往是粗线条的、碎片化的,缺乏形成可靠基准所需的细节和质量,无法据此计算当前或未来的洪涝风险。这种笼统的方法无法确定无数子类型洪水的独特特征,因此无法确定它们所需的个性化缓解和适应措施。
烤焦的地球
2024年1月,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证实,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那一年的7月和8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
尽管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予以报道,但热浪并未计入2023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可能是因为极端高温的成本虽然广泛,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比如生产力损失和人类健康成本。
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假设全球气温上升1.5°C,到2030年,热应激造成的生产力损失将达2.4万亿美元,相当于8,0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
遭受极端高温风险最大的国家在全球数据中所占比例最小。我们不知道,而且没有更好的方法也无法确定,由热浪造成的次国家或全球总死亡人数。欧洲和北美的热浪比南半球的热浪更容易被记录在EM-DAT等全球数据集中。非洲的极端高温仍然被大大低估。与1981-2010年期间的数据相比,受极端高温影响的非洲人数激增336%,这一数据赤字令人担忧。
这种漏报会造成严重后果,会阻碍人类为有效解决居住在南半球多数城市人口的困境所作的努力。此外,低收入社区首当其冲地受到与热有关的危害,他们往往居住在多人共居的房子里,很少或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冷却技术和电力,也无法获得耐热建筑材料。
在世界各地,无证工人、社会弱势群体和其他边缘化人群等人口亚群体也往往被排除在热浪健康影响(包括死亡)的国家统计之外。
解决这类数据差异对于制定有效的减热战略至关重要。
燃烧的世界
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报道,在夏威夷,8月份的野火对毛伊岛的沿海城镇拉海纳造成重大影响,造成约55亿美元的损失(其中投保35亿美元)。
加拿大的野火虽然烧毁数千公顷的森林,但没有波及到主要的人口或工业中心,因此造成的损失远低于2016年麦克默里堡大火(Fort McMurray)之前的野火事件。
数据显示,全球野火数量稳步增加,受到野火健康影响的人数急剧增加。
野火的影响也是长期的,除了对财产(无论投保或未投保)的直接损失之外,生产性土地的损失以及对受影响者的健康影响,可能会产生持续数年或数十年的持久后果。
虽然死亡率低于风暴或洪水等灾害,但被野火困住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烧伤需要专业的医疗救助,如果道路和通信因火焰、烟雾和物理损坏而中断,可能很难获得医疗帮助。吸入大量木材烟雾中的颗粒物和毒素会导致呼吸道、心脏和眼科等疾病,同时心理创伤和精神疾病也会严重影响幸存者。火灾后空气、土地和水中的污染会加剧最初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当有毒废物或工业产品被野火点燃时。
受野火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主要在南半球。虽然澳大利亚被野火烧毁的平均土地面积最多(4,500万公顷),但按土地被烧毁比例排名前10位的国家都在非洲,以赞比亚(30%)和安哥拉(29%)为首。这些损失没有对受影响者的生活和生计产生巨大影响,但不太可能在财政损失估值中予以考虑。
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健康土壤和水循环系统等自然资源的破坏,尤其难以用金钱来量化,但对人类和自然群落的恢复能力都有实质性影响。现有的数据,特别是有关保险损失的数据,再一次使全球经济成本格局向富裕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富裕地区倾斜,因为这些国家的资产价值更高,保险水平也更高。
我们能做些什么
灾害数据不足阻碍了我们对气候灾害的认识,破坏了我们对减少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随着气候危机使极端事件成为新常态,这种数据缺失尤其令人担忧。
数据缺口表明,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灾害影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最近两次气候变化会议(COP27和COP28)关于损失和损害的决策进一步推动了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越来越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灾难恢复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这需要提升数据治理、收集、分析和利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加强数据治理,提高当代数据管理和使用能力:
标准化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
• 分解数据以捕获规模较小的灾害事件并识别弱势群体。
• 提高各国从地方到国家各级记录和评估经济损失的能力。
• 创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全球统计标准。
• 加强主要灾害数据利益攸关方(如水文气象服务、地理部门、灾害风险管理、公共卫生和统计办公室)之间的协作,以增强数据的互操性,并实现使用和再利用。
• 建立包括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政府在内的伙伴关系,以获得更全面、更具包容性的数据。
• 改善数据沟通和操作,促进有效的政策制定。
• 将对数据的见解转化为可操作的韧性建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