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ILO)、中国应急管理部(MEM)和赞比亚主要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通过矿业公司能力建设的南南合作计划,保护赞比亚采矿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北京(ILO新闻)- ILO、中国应急管理部和赞比亚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所(OHSI)在赞比亚恩多拉为矿业公司联合举办为期3天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培训吸引众多中国和当地矿业公司的管理人员、职业安全和健康代表以及安全和健康专家参加。赞比亚有1万余名矿工在这些公司工作。矿业和矿产开发部、赞比亚矿业商会、赞比亚矿工工会、全国矿工和联合工人工会以及工人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等主要利益攸关方的代表也参加了培训,并为今后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该培训是ILO、中国和赞比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总体框架下ILO/MEM关于工作安全谅解备忘录下的南南三角合作(SSTC)采矿安全培训项目的一部分。南南三角合作项目的目的是建设赞比亚当地矿山(包括中国投资的矿山)的安全生产能力。
采矿是最危险的行业之一。中国和赞比亚是重要的矿业国家。多年来,两国为改善采矿安全都取得很大进展。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ILO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Chang-Hee Lee)表示,中国和赞比亚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密切,两国在工作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可确保中国投资创造的工作岗位是富有成效的、安全的和体面的,同时充分发挥就业潜力,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
从2022年11月开始,ILO和中国应急管理部与赞比亚的主要利益攸官方合作,启动了南南三角合作采矿安全能力建设项目。作为项目的主要执行伙伴,赞比亚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所编写了7家矿业公司(其中5家是中国投资的)的培训需求,并开发了7个培训模块,主题包括健康计划、职业安全和健康入门、应急响应、性别平等、雇员和雇主的责任以及健康和安全委员会。在赞比亚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采矿公司将在日常运营中使用培训模块。赞比亚的主要利益攸关方通过提供经验丰富的建议和指导,在整个南南三角合作计划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ILO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说,这是ILO在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第一个南南三角合作项目,标志着双方共同努力确保工作场所和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这是体面工作的基本条件。”
ILO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局局长惠灵顿•齐贝贝(Wellington Chibebe)肯定南南三角合作计划对赞比亚是非常恰当和及时的倡议。他对中国政府致力于确保中国海外企业具有良好的职业安全健康表现,尊重当地和国际规范,并为东道主国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表示赞赏。
中国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与救援司副司长李胜利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确保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及保护工人的权利。我愿与ILO和赞比亚合作伙伴一道,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成功案例,为赞比亚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做出贡献,共同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李胜利说,“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南南交流与合作,预防矿业安全生产风险和事故,保护矿工的安全、健康和体面工作。”
ILO新兴伙伴关系高级官员李飞霞鼓励ILO在中国和赞比亚的合作伙伴开展更多的南南合作,因为这种南南学习可以使两国受益。她还介绍了ILO南南技术合作项目的模式,以及这些项目如何有助于促进体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