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2024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给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冲击,加剧了饥饿、不安全和流离失所状况。
重要信息:
1)非洲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2)2024年海面温度创历史新高;
3)干旱和洪水破坏了非洲的生命和生计;
4)厄尔尼诺等自然气候驱动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5)数字化转型带来巨大潜力;
6)必须扩大预警和气候适应的规模。
2024年是最热或第二热的一年,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环大陆的海面温度达到创纪录水平,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升温尤为快速。报告称,此次海洋热浪的影响范围是自1993年开始测量以来最大的一次。
《2024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反映了气候变化导致非洲大陆出现的紧迫且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斯特·索洛说。“报告还揭示了极端天气事件的严峻态势,一些国家因降雨过多遭受异常洪水的侵袭,而另一些国家则长期面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世界气象组织和合作伙伴与成员国合作,通过诸如‘全民预警’等举措,在非洲建设抗灾韧性并加强气候适应措施,”索洛说。“希望本报告可激励各方采取集体行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和连锁影响。”
报告强调了农业和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粮食、水和能源安全问题,以及健康和教育领域的问题。但报告也强调应对这些挑战的机会和可用的新工具。
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工具以及先进的天气预测模型提高了非洲地区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数字化转型规模,就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更完善的数据共享框架以及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服务。
报告强调,需要增强紧迫意识改进预警系统,并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和韧性。报告还呼吁政府、发展伙伴以及私营部门加快气候智能型投资的步伐。
《2024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还附有数字故事地图,是WMO系列气候报告之一,旨在为国家和地区制定气候策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重要研究成果:
温度
2024年非洲平均地表温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长期平均值高出约0.86摄氏度。北非的气温最高(比1991年至 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1.28 摄氏度),是非洲升温速度最快的地区。
2024年,非洲大陆的许多地区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给农业和劳动生产率带来影响,给教育体系带来干扰。
海面温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高于2023年数值。特别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海面温度上升特别大。
2024年,非洲周边几乎整个海域都受到强烈、严重或极强烈的海洋热浪影响,尤其是热带地区的大西洋。从1月到4月,近3,0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影响,是自1993年开始监测以来最大的面积,不过受影响面积到年底有所减少。
高海面温度可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加剧热带风暴;与海平面上升相结合,可给沿海社区带来更多威胁。
降水
2023年至2024年初期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印度洋正相位振荡,对降雨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部非洲遭遇严重的旱情,尤其是在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这些地区经历了至少二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南部非洲的谷物总产量比五年平均值低16%,而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谷物产量分别下降 43%和50%。卡里巴湖是非洲最大的人造水库,水库的低水位和低水电输出量导致长时间的电力中断和经济混乱。
3月至5月,东非出现异常强烈的长期降雨,导致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布隆迪发生严重洪灾。数百人丧生,超过70 万人受到影响。而10月至12月期间的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引发粮食安全方面的担忧。
西非和中非遭受毁灭性的洪水灾害,影响超过400万人,造成数百人死亡和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喀麦隆和中非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
北非由于降雨量少和极端高温,连续第三年谷物收成低于平均水平。由于连续六年干旱,摩洛哥的谷物产量比过去五年的平均值低42%。
热带气旋
在卫星观测时代,5月首次出现两个热带气旋(希达亚和伊亚尔),并在靠近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流域的西北部偏远地区移动,而这里很少有成熟的热带系统经过。
热带气旋奇多在5月登陆于法属马约特岛,这是这个岛屿90年来经历的最强风暴。气旋随后袭击莫桑比克和马拉维。数以万计的人受到影响,许多人无家可归,也无法获得饮用水。
数字化转型
非洲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改进天气预报和预警工作,这已成为非洲的优先事项。人工智能为加强气候服务带来新的可能性。
例如,尼日利亚气象局采用数字平台来传播重要的农业建议和气候信息。肯尼亚气象部门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和短信向农民和渔民提供天气预报。南非气象局还整合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工具和现代化的雷达系统,以实现准确和及时的天气预报。
在2024年的一项补充措施中,非洲大陆的18个国家气象和水文服务机构升级本国网站和数字通信系统,以增强气象服务、产品和警报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虽然这是实现天气和气候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步骤,但要将这些数字技术整合到整个非洲大陆的运营系统中,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包括:
• 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的投资;
• 建立更完善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
• 提高服务的公平性并促进服务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