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际机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建设抗灾韧性是人类发展的必选项

发布日期: 2025-06-20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字体: 打印 关闭本页

  新的区域人类发展报告揭示,人类发展进程放缓,迫切需要新战略。

  近几十年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类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然而,这些发展成果并不稳定:这个地区31%的人口生活在社会经济脆弱性的灰色地带,既不贫困,也没有得到保护。只需要一次与健康、气候或技术相关的危机,这些人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换句话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可上行发展,但也可能出现衰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区域办事处今天透露。 

  题为“压力之下:重新规划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未来”的《2025年区域人类发展报告》即将发布。报告说,这个地区的人类发展特别容易受到挫折的影响,因为这里的大部分人口缺乏应对哪怕是中等规模危机所需的资金和机制。报告强调威胁这个地区长期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弱点,尤其是在不确定性日益增长和危机相互关联的背景下。 

  报告确定三个动态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给这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带来压力: 

  · 快速发展的技术在改变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治理,但不均衡的扩张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 

  · 社会碎片化加剧,反映在人与机构之间的信任度下降,阻碍各方达成共识,牵制协调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 

  · 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成倍增长,包括火灾和干旱等多重威胁。这些因素不仅危及生命和生计,还加剧了现有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 

  这些相互关联的因素放大了社会的脆弱性,并产生相互关联的风险,加剧了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因此,当我们谈论发展时,也必须谈论抗灾韧性。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抵御逆境的能力得到无数次证明。我们面临的压力,无论是气候方面的还是经济或社会方面的,都可能成为新型发展模式的起点,即建设人类抗灾韧性,”联合国开发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区域办事处主任米歇尔·穆塞特说。“今天投资抗灾韧性意味着保护发展成果,确保所有人,尤其是最脆弱人群的尊严和安全。抵御灾害还不够,我们必须为实现社会繁荣而转型,”她补充道。 

  建设韧性不是个人行为,本质上是集体行动。这个地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太大,无法通过碎片化的手段来解决。这需要从更全面的视角重新审视发展问题,将韧性置于核心位置,使人们在逆境中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联合国开发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办事处提出一个新的《韧性人类发展》框架。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愿景,旨在为人们,尤其是最脆弱的群体,提供所需的工具、系统和支持,以缓解灾害冲击、保障社会进步和灾后快速恢复。框架基于三个基本支柱:  

  1.应对不确定性的工具,包括适应性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 

  2.包容复杂性、促进协调、具备灵活性的机构。 

  3.缩小差距的基础设施,确保包容性地获取数字服务和气候韧性系统。 

  除了提供强大严谨的概念框架,报告还可用作实用的资源,帮助这个地区的民众和决策者在不确定性的环境向前发展。报告的目标不仅是抵御未来的危机,还要在危机中蓬勃发展。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办事处还展示两套实施工具,希望通过促进政府、民间社会、学术界、私营部门和多边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集体努力,将建设韧性议程转化为行动: 

  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办事处人类韧性发展融资机制”:一个区域机制将公共部门和私营行为体聚在一起,将战略投资引导最需要的地方。机制目标是增强经济、社会和治理体系的适应能力。应将融资视为促进人类韧性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2.《人类发展人工智能地图集》:一款实用工具,用于设计包容和道德的人工智能政策。工具可提供对比数据、案例研究、监管框架及未来情景等,帮助各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促进可持续且公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