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球减灾平台会议于2025年6月2日至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由瑞士外交部发展合作署署长帕特里夏·丹兹和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事务秘书长特别代表兼联合国减灾办主任卡马尔·基肖尔共同主持。
本次全球减灾平台会议是自《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执行情况中期审查以来的首次会议。自2015 年以来,各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鉴于此,本次全球减灾平台会议的主题是“抓紧每一天,建设抗灾韧性”。
第八届全球减灾平台的成果文件是联合主席的总结报告,旨在为各国政府和利益攸官方提供指导,并发出号召,在未来5年(即到2030年之前)加快落实《仙台框架》。总结报告最后提出八项行动呼吁。
日内瓦减少灾害风险的呼吁
过去十年,实施《仙台框架》取得的成功是积极的,特别是当地行为体和社区以自身管理风险的实例激励着全世界。随着灾害成本的增加和国际援助的减少,要维持到2030 年实现《仙台框架》预期的成果和目标,未来五年需要采取更紧迫、更具体的行动,以实现2030年议程的目标,以及 2030年后的相关问题。
1.更好地了解风险: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应成为所有建设韧性措施的基础。各国需要收集和共享历史数据,跟踪灾害影响,按性别、年龄、残疾和收入进行分类,并进行预测性分析。应加大灾害跟踪系统和《仙台框架监测器》的使用规模。
2.利用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所有国家和社区都可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合法使用中获益,加快降低灾害风险。应为发展中国家以及所有国家的“最后一英里”社区提供技术便利。
3.推动综合风险治理与合作:风险日益复杂,需要打破制度和政策的壁垒,整合不同领域的计划。为此,应采取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法,实施一体化的气候变化适应、减少灾害风险和社会环境保护。还需要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以应对跨境和新出现的风险,例如冰川湖突发洪水、海平面上升和沙尘暴,还有与联合国秘书长《应对高温行动呼吁》相一致的极端高温情况。
4.为防灾投资:为减少灾害风险增加投资很重要,可在发展、人道主义和气候议程中产生效益。这包括来自国内公共预算和气候融资的资金,以及利用与私营部门合作的创新机制。第四届国际发展筹资会议是扩大投资规模的机会。双方同意增加国际融资和技术援助,支持面临最大风险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处于脆弱和冲突环境中的国家。可通过圣地亚哥网络加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5.对所有投资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忽视灾害风险,最宏伟的发展项目也极有可能失败。应基于对灾害风险的全面了解来指导公共和私人投资。例如,对教育部门抗灾韧性的投资具有多重效应。实施《学校安全综合框架》有助于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远离灾害。
6.扩大早期预警系统:尽管早期预警系统可减少灾难致死人数,但全球有近一半的国家或地区尚未建立这样的系统。要实现“全民预警”的目标,需要更多的国际支持以及各国的自主参与。此外,为预期行动、社会保障网络以及消除不平现象等投资,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影响并加快灾后恢复进程。
7.不让任何人掉队: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可成为抗灾韧性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政府和相关各方应确保全面落实《仙台性别行动计划》、《全球儿童与青年行动呼吁》以及关于加快残疾包容性的相关建议。
8.为“重建得更好”做准备:灾害发生后,如何更好地规划“重建得更好”,《增强灾后恢复韧性优先行动》可为各国提供指导。此外,灾后恢复工作应当具有包容性,以满足社会和文化需求。